现代城市住宅区良好的环境、健康、安静、舒适的生活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向往和追求。它们也是我国城镇居民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象征。然而,我国城市很多住宅区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环境噪声污染是目前城市住宅区居民投诉的主要焦点,而低频噪声是环境污染的隐形杀手。下面装修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低频噪音的危害!
低频噪声是指频率低于200赫兹(八度)的声音。住宅区低频噪声源主要包括5类:电梯、变压器、高层建筑水泵、中央空调(含冷却塔)和交通噪声。普通人能听到的声音在20Hz到20000Hz之间。 20Hz以下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为超声波。
低频噪音危害:
低频噪声对生理的直接影响不如高频噪声那么明显,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1、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
国内外医学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证明低频噪声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音的干扰,很容易引起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神经官能症,甚至会影响孕妇腹中的胎儿,造成胎儿畸形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噪音中,对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影响很大,而且是一种有机的、不可逆转的变化。
2.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
低频噪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多种影响。心理影响主要是烦扰,而生理影响主要是强烈的次声刺激造成的,可引起中耳受压、耳痛、鼓膜损伤等。受伤、耳鸣头痛、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视力模糊等。
3、对人体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医学研究人员对一家火力发电厂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接触中低频噪声对电力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中低频噪声暴露组工人的听力损失在0.5~6 kHz各频段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且中低频噪声暴露组的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噪声暴露组工人的高频听力损伤和语频听力损伤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比较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的听力测试,噪声暴露组的工人报告有头痛、头晕和失眠。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综合征、耳鸣、消化系统症状检出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