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二次仪表)将其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下面对热电偶选型进行介绍。
1、如何选择热电偶型号
1、测量精度和测温范围的选择
当工作温度在13001800之间且精度要求较高时,一般采用B型热电偶。当精度不高且气氛允许使用钨铼热电偶时,工作温度在1800以上时一般采用钨铼热电偶。 1000~1300要求精度高,可采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 1000以下一般采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 400以下一般采用E型热电偶; 250以下及负温度测量一般采用T型热电偶。 T型热电偶在低温下稳定且高精度。
2.气氛的选择
S型、B型、K型热电偶适用于强氧化性和弱还原性气氛。 J型和T型热电偶适用于弱氧化性和还原性气氛。如果采用气密性较好的保护管,则对气氛的要求不那么严格。
3.耐久性和热响应性的选择
线径较大的热电偶耐用性好,但响应速度较慢。对于热容量较大的热电偶,响应较慢。当测量梯度较大的温度时,温度控制较差。如果响应时间较快,且要求有一定的耐用性,则选择铠装耦合器更为合适。
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状态选择热电偶
运动物体、振动物体、高压容器的温度测量需要较高的机械强度。化学污染的大气需要保护管。当存在电气干扰时,需要较高的绝缘性。选型过程:型号——分度号——防爆等级——精度等级——安装固定形式——保护管材质——长度或插入深度
常用的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谓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有统一标准刻度的热电偶。有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择。非标准化热电偶无论从使用范围还是数量级上都不如标准化热电偶。它们一般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化热电偶我国自1988年1月1日起,全部按照IEC国际标准生产热电偶、热电阻,并已生产S、B、E、K、R、J、T七类标准化热电偶。被指定为我国统一设计类型。热电偶。
热电偶的分度号主要有S、R、B、N、K、E、J、T等。其中S、R、B属于贵金属热电偶,N、K、E、J、T等。 T属于廉价金属热电偶。
以下是热电偶分度号的解释
S 铂铑10 纯铂
R铂铑13纯铂
B 铂铑30 铂铑6
K镍铬镍硅
T 纯铜铜镍
J铁铜镍
N镍铬硅镍硅
E镍铬铜镍
(S型热电偶)铂铑10铂热电偶。根据热电偶测温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轻松区分热电偶和热电阻。热电偶是利用不同的导体形成热电势(电压)来测量温度,而热电阻则是根据电阻器的阻值来测量温度。热电偶是非线性的,而热电阻测量线性温度!
2、热电偶测量范围及基本误差限
热电偶类别代号、分度号、测量范围、基本误差限
镍铬康铜WRKE0-8000.75%t
镍铬镍硅WRNK0-13000.75%t
铂铑13-铂WRBR0-16000.25%t
铂铑10-铂WRPS0-16000.25%t
铂铑30-铂铑6WRRB0-18000.25%t
注:t为感温元件实际测量温度值()和热电偶时间常数
热惯量水平时间常数(秒) 热惯量水平时间常数(秒)
90-18010-30
30-9010
以上介绍了热电偶型号的选择注意事项以及热电偶的测量范围。我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进一步阅读: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