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风俗习惯。比如,在北方,腊八节吃腊八粥。在湖北,还有一个习俗。 3月3日,荠菜可以采收的时候,他们就煮荠菜花。鸡蛋是这个季节必须吃的食物。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这是他们的习俗之一。然而,荠菜花煮鸡蛋真的只能在3月3日才能吃吗?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对于这个习俗大家一定还不太了解。因此,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习俗以及这道菜的功效。
荠菜煮鸡蛋的由来
常有“三月三日,荠菜煮鸡蛋”之说。这一天,无论城乡,人们都会挖荠菜、煮鸡蛋来吃。据说吃它可以明目。农历三月初三,中国人有吃当地蔬菜、煮鸡蛋的习俗。但荠菜煮鸡蛋真的只能在3月3日才能吃吗?
其实3月3日荠菜花煮的鸡蛋并不是熟的。相传东汉某年春,名医华佗到建业(当时东吴都城,今南京)。见天色已晚,便找了家人过夜。家里有一位老太太,常年头痛,痛得要裂开。当他得知神医的消息后,大喜,跪下求医。陀遂取自己采摘的一把荠菜花,与煮鸡蛋(鸡蛋)混合,早上服三颗,连服三天。女子若按法食,则头病痊愈。
由于是农历三月初二,每年三月初二晚上,石城就流行用荠菜花煮鸡蛋。取三个或多个鸡蛋,用文火煮半小时(约一小时),关火煮(不可不开盖重新加热)。次日(即三月初三)清晨,温药服下。传说它可以治疗头痛。这就是3月3日荠菜花煮鸡蛋的故事。民间错误的是,他们以为是3月3日早上煮的,其实应该是3月2日晚上煮的,而且鸡蛋必须煮三个或三个的倍数,否则就不吉利了。例如,可以使用三个、六个、九个、十二个等。烹饪时,需要将蛋壳敲碎,让蔬菜汁和香味渗透到鸡蛋中。煮完后不要打开盖子。第二天再加热就可以吃了。
荠菜煮鸡蛋的功效
荠菜花煮鸡蛋可以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尿。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春季吃荠菜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荠菜根的营养非常丰富,有句话说:“不挖荠菜根不如蹲在家里”。中医认为,荠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明目等功效。因此可以治疗尿血、吐血、腹泻、水肿等病症。民间还流传着“三月三日,荠菜包治百病”的谚语。也就是说,3月3日吃荠菜可以强身健体、祛病祛病。 《本草纲目》记载“荠菜能清肝明目,调和脾利小便”,所以3月3日吃荠菜就如服用灵丹妙药一样。
小编就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于荠菜煮鸡蛋这道菜以及它所代表的习俗有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呢?功效你也应该知道。我觉得荠菜煮鸡蛋这道菜不仅仅是庆祝节日,更多的是农民庆祝荠菜丰收。吃着美味的鸡蛋,喝着香浓可口的荠菜汤,享受着收获的时刻,我的心里感到最幸福,小编觉得,有时候一个地方的风俗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还意味着庆祝和团圆。